热线电话:0311-85290821

走出城市化与人口负增长陷阱

时间:2021年02月01日    热线:0311-85290821   来源:中国新闻周刊

  走出城市化与人口负增长陷阱

  特约评论员/陈友华 苗国

  发于2021.2.1总第983期《中国新闻周刊》

  工业化与城市化高度依赖人口与资源的空间集聚,全球经济活力中心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及其周边,突出表现为人口与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极化。人口集中在大城市带来一系列都市病,但这并不能阻止人口继续向大城市聚集。各国出台了各类大城市人口调控方案,甚至用严苛的财税经济手段来疏散大都市人口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,但这些努力都不甚成功。

  城市化具有显著抑制生育率的内在机制,因而城市生育率低于乡村。城市化与低生育率不仅导致人口负增长,同时促使人口空间极化,并进一步压低生育率,进而形成恶性循环。

  中国过去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。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促使产业转型升级,现代社会第二、三产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更高,这必然驱使家庭由对孩子的数量追求向质量追求转变,衍生出城市长期的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。

  尽管未来中国会维持庞大的人口规模,但少子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。中国无法像其他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外来移民改善人口结构,而大城市会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成为低生育陷阱的重灾区。“十四五”后,中国大概率将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,这或将形成叠加效应,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风险。

  人口数量与结构变化具有惯性,在它的作用下,少子老龄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人口趋势。如何在城市化无法逆转的前提下提升生育水平,让城市成为生育友好型社会,从而避免系统性崩塌,必将是一场艰苦的探索。人口发展新战略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。

  第一,要转变人口发展理念。年轻人口是一国生存与发展的战略资源,面对新形势,要加快人口发展理念的转变。

  第二,调整生育政策是人口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条件。尽快取消限制性生育政策,并转而实施鼓励性生育政策,促使生育率回升至更替水平附近,是当下中国的不二选择。

  第三,要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。在现代社会,生育具有外部性。宏观上的国家与微观上的家庭是生育的主要获益者,因而生育与养育的责任应由家庭与国家共同承担。国家责任长期缺失,而通过公权力将生育与养育责任转嫁给家庭与用人单位,这样做存在严重问题。因此,要尽快建立完善生育与养育成本的社会补偿机制,适度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,加快建立生育成本的社会补偿机制。国家应给生育的家庭提供经济支持、托幼服务、女性就业便利等政策措施。具体包括直接或间接对新生儿家庭进行经济奖励或补贴,完善育儿休假制度,充实和完善社会保育设施等。

  第四,应尽快变革社会保障制度,比如逐步延长退休年龄。伴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,退休年龄也应相应地提高。一来增加养老保险收入,减少养老保险支出,增强社保基金的持续支付能力;二来缓解劳动力不足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社会保障过度与不足在中国长期并存。碎片化与差异巨大是中国社保制度的突出问题。缓慢增加甚至冻结保障过度者的社保水平,适度提高保障不足者的社保水平,逐步缩小不同群体间社会保障水平差异,是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社会保障制度变革必须面对的问题。

  《中国新闻周刊》2021年第5期

  声明:刊用《中国新闻周刊》稿件务经书面授权

编辑:【郝烨】
中新社简介      |      关于我们      |      新闻热线      |      法律顾问
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
[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6168)] [京ICP证040655号] [京公网安备:110102003042] [京ICP备05004340号-1]